自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东陂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探索适合东陂特色的改革路径,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着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一、一方水土“腊”出特色,绘就腊味“丰”景图
东陂镇充分依托本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将培育壮大腊味产业规模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多管齐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在产业组织与协同方面,东陂镇主动作为,积极引导成立东陂腊味协会。协会起草并制定了“东陂腊味”地方标准,从术语定义的精准界定,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清晰圈定,再到产品分类、产地自然环境剖析、生产加工要点、技术细则等逐一明确,全方位保障腊味产品从源头到成品品质如一、稳定可靠。2024年6月,东陂镇腊味协会成功注册连州市首个集体商标“东陂腊味”,并授权会员单位使用,为产业的规模化扩张与品牌形象塑造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二是高度重视腊味产业的监管工作,东陂镇腊味协会携手清远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协会还自建检测室,检测室严格遵“DB4418/T014-2020”地方标准,对腊味产品进行严谨检测,经检测合格的产品统一发放东陂腊味检测合格标志,为会员企业注入专业技术“强心针”,筑牢生产保障“防火墙”。三是大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力突破东陂腊味传统的咸香口味局限。创新性地推出甜香、酱香、麻辣等丰富多样的腊味口味,精准满足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差异化口味偏好。与此同时,紧密契合健康饮食的市场大趋势,持续完善腊味产品体系。成功开发出低盐、低脂、低糖的腊味新品,充分兼顾消费者对健康与美味的双重追求。此外,深度挖掘腊味与休闲食品、预制菜的融合潜力,推动关遂昌腊味和中山大学产学研合作,和香隆腊味公司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研发研发出“腊味鸡仔饼”“腊味月饼”等别具特色的腊味休闲食品,打造“腊味煲仔饭”系列预制菜等。四是拓宽腊味产业多元价值版图。连州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打造一个集仓储、冷链、腊味加工、预制菜加工于一体的现代食品产业园,成为东陂腊味产业发展的示范点,更好带动东陂腊味产业改造升级。通过举办开腊节、东陂腊味品鉴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让东陂腊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游客的口口相传中不断提升。2024年,东陂腊味销售额高达4.2亿元,同比增长20%。
二、“花”繁叶茂,开启乡村“植”富路
连州市红满天农业有限公司通过积极整合资金、技术等资源,建设花卉产业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产业成效逐步凸显。一是在东陂镇西塘村投资3500万元,整合流转土地300亩建设西塘村红满天花卉产业园,其中现代化温室大棚生产基地占地30000平方米,截至目前,红满天花卉产业园已建成投用4座现代化温室大棚。二是以连片流转承包土地的方式将300亩农田以每亩600元进行承包经营,并向村里支付每亩50元的管理费。同时盘活村闲置资产,租赁原西塘小学进行改造,启动西塘村“育苗组培室”项目,总投入超2000万元,打造一个组培室用于研究花卉接种和培育,发展一条集研发、培育、营销于一体的基地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附加值。花卉产业成为东陂镇特色产业,助力东陂打造“花卉小镇”,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三、“硒”引财富,带动乡村振兴“硒”望之路
近年来,东陂镇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种植富硒丝苗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经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广东省地质学会评审认定,“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大江村富硒地块”为天然富硒土地。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清远市丝苗米百亿级农业产业目标,东陂镇集中力量整合土地资源,探索“企业+村委+农户”合作模式,引进连州市诚晟米业有限公司和连州青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在前江、大江、西塘和江夏等村集中流转4000多亩土地打造富硒丝苗米产业。二是采取农业生产脱管、智能化耕作等社会化服务产业模式,提高富硒丝苗米标准化种植、现代一体加工程度,通过打造富硒丝苗米集中育秧、烘干、加工、农事综合服务等基地,带动全镇粮食面积、产量、效益多重增长,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增加了村集体和群众收入,通过土地整合,每流转100亩土地至少增加村集体收入5000元,群众除了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增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